目前整個鋼鐵行業的經營狀況難言樂觀。李新創所在的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曾做過一個調查,結果顯示,今年1至2月份,全國鋼鐵行業的虧損面達47.7%,整個行業的平均負債率69%。
目前,除了海鑫鋼鐵外,尚未傳出其他規模較大的鋼鐵企業停產的消息。李新創在接受法治周末記者采訪時表示:“鋼鐵生產企業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全部停產的。一是停產會給企業本身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;二是會顯示企業的資金狀況非常吃緊,也會給外界傳遞一個極不好的信號!
分析師對法治周末記者介紹,從2008年開始,鋼鐵企業經營一直不景氣。2008年金融危機后隨著4萬億元經濟刺激計劃的推進,鋼鐵行業有所回暖。從2010年開始,隨著政策刺激效應的減弱,鋼鐵行業又掉頭向下陷入低迷。
2011年下半年開始,天津焊管行業產能過剩、需求疲軟的危機首先在鋼鐵行業的流通環節——鋼貿企業中爆發了出來。
在鋼貿圈,互保、聯,F象非常普遍,這個原本用來增信的做法在行業處于上升周期時,可以有效運轉,但是行情一旦低迷,只要一家鋼貿企業資金鏈出現問題,不能按時償還銀行貸款時,多米諾骨牌效應就會被觸發。